竖笛

简介

  竖笛,又称木笛,直笛,或牧童笛,是一种木管乐器,形状为直身长管,不依靠簧,而依靠做成某种特殊几何形状的吹口来发声,与哨子相似。笛嘴有吹口,笛身有八个孔,另有两个小孔于末端,用来制造最低的两个半音,笛身头上有个尖板开口。由口吹气至笛嘴的窄管,窄管的气撞到尖板,令空气震荡。笛身的孔则用来控制音高。直笛音色优美圆润,是欧洲重要的管乐器,也是巴洛克时代的标准独奏乐器。

  它的外型是一个圆筒状的长管,底部稍微扩大成喇叭口,吹口夹了一个簧片,以口吹气震动发声。这种乐器是由德国乐器制造商丹纳(JohannDenner,l655—1707),在十八世纪时将原有的乐器沙鲁摩(Chalumeau)改良而成。按键系统则是采用十九世纪初贝姆改良的长笛按键系统。以按键改变音高。竖笛音域宽广,音色变化很大,音量可由强烈的咆哮,锐减至轻柔的低语,加上它可以演奏快速音阶,琶音,跳跃音,断奏,或圆滑的旋律等,表现力卓越,因此常在交响乐改编的管乐曲中演奏原先小提琴的旋律,也是极为理想的独奏乐器。乐团中最常用到的竖笛为降B调竖笛,其它还有A调竖笛,低音竖笛等,种类繁多到可以组成一个合奏团,而且以上每种竖笛演奏指法都相同。写给竖笛最有名的曲子要属莫扎特所写,旋律优美的竖笛协奏曲,与竖笛五重奏。

历史

  在16世纪时有许多形制,现在所常用的是定音为C的高音和次高音竖笛和音高为F的低音竖笛,其音域都是两个八度。竖笛柔和、带有一点鼻音的声音和相对简单的制作,使它在很早的时候就成为一种流行的乐器,特别是在文艺复兴时期的重奏音乐和巴洛克的大量室内乐作品中使用。竖笛的声音较弱,音色单一,音域狭窄,在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中担任重要角色,到巴洛克时期仍作为管弦乐队中的最高音乐器来使用。1750年以后,竖笛被力度和音高范围更广泛的长笛所替代。20世纪人们重新对它感兴趣。由于相对容易演奏,竖笛常被推荐为儿童初学的乐器(尤其是高音竖笛,指孔距离较短,适于小手演奏)和用于业余音乐爱好者在家庭演奏。此外,竖笛常在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和部分20世纪音乐中使用。

保养

  如果我们购买的是一般的塑料或胶木制造的竖笛,保护就较容易些,它不会因为温度及湿度的变化尔发生裂痕每次吹奏完以后用质地柔软的擦琴布把管内的水份擦干,放进乐器盒即可。经常给乐器连接部分的软木上些擦凡士林油,保持润滑。不要在太阳下直接暴晒,在使用时要特别注意不要用力去掰金属键子,同时,避免碰撞,磕摔、以免金属键变形而漏气,经常在金属轴承部分上些钟表油,保持灵活性也很重要。如果您购买的是高级木质的乐器,就要特别注意防裂。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冬却比较干燥,特别是到了冬天,北方大部分地区都有暖气,更容易使木质乐器发生裂痕。最好每次演奏完了,立即擦干放到乐器盒中,即使是半个小时的时间,也要放在乐器盒中,宁可不擦,但决不能直接放干燥的环境下,否则,乐器里的面是湿的,外面是干的,很容易就裂了。其余的保养方法与塑料和胶木质普及品是一样。乐器的修理一定请专业人士,这么复杂的机械连动装置,没有专业知识及经验是无法把乐器修理好的。